首页 资讯 正文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体育正文 17 0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大皖新闻讯 闲置地块成了“小菜园”,“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文旅产业激活乡村(xiāngcūn)经济(jīngjì),研学游带动村民增收;传统农耕升级为覆膜插秧、绿肥轮作(lúnzuò)的绿色生产模式……近日,大皖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huódòng)分别前往肥西县、庐江县(lújiāngxiàn)、巢湖市采访,看当地如何通过环境整治、生态治理和产业升级,走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人工湿地”让污水变清流(qīngliú)

走进肥西县(féixīxiàn)三河镇临丰村(línfēngcūn),环境整洁、设施完善,村民家中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被改造成“小菜园”“小果园”,呈现出生态宜居(yíjū)的乡村新景象。

“这里以前(yǐqián)是巢湖的圩区,村民的屋旁就是水渠,在环境整治以前,很多水渠都是臭水沟(chòushuǐgōu)。”肥西县三河镇副镇长赵东升介绍,2023年(nián),临丰村开展了新庄中心(zhōngxīn)村的建设,同时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yǐqián),村民用的都是旱厕,很多年轻人回乡待不住。“现在(xiànzài),我们将厕所进院入室(rùshì),应该尽改,户用卫生(wèishēng)厕所普及率达到了100%。”赵东升说,按照卫生改厕和生活(shēnghuó)污水治理有效衔接的要求,村里对生活污水进行黑灰分离,厕所污水(即(jí)黑水)就地就近实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厨房和洗澡间等灰水则接入污水管网,再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态治理。

“每(měi)10—20户会配套建设一个‘人工(réngōng)湿地’,也就生态处理池。”赵东升将记者带到一个“人工湿地”前介绍,灰水进入“人工湿地”后(hòu),会通过下方的砾石、陶粒等进行过滤,再通过种植美人蕉(měirénjiāo)、鸢尾等植物吸收净化水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最终就近(jiùjìn)排入附近的沟、渠、河塘。“我们还会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庐南(lúnán)川藏线带火乡村大锅灶

以庐南川藏线开通为(wèi)契机,庐江县凌安村大力提升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发展文旅产业(chǎnyè),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长飞是乡约凌安大锅灶的(de)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节期间,店里的大锅灶早已(zǎoyǐ)订满,来自合肥和长三角的游客络绎不绝(luòyìbùjué)。“庐南川藏线的入口离我们很近,旁边(pángbiān)还有‘万亩竹海’,位置非常好。”李长飞说,除了前来用餐的游客,也接待了许多团建、研学游(yánxuéyóu)团队,去年,凌安村共接待研学游群体5万人次左右,仅李长飞的大锅灶就占了3000多人次(duōréncì)。

自大锅灶营业以来,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的收入,“我们每年都要从农户家中收3000至4000只大鹅,还有收柴火,并带领(dàilǐng)游客(yóukè)去农户家中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李长飞(fēi)说。

记者了解到(dào),凌安村入选2024年度(niánd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近年来,村里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并鼓励村民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与此同时,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yǐ)垃圾治理、农村改厕、改水“三大革命”为抓手,以道路、绿化(lǜhuà)、亮化、房前屋后治理、沟塘河渠治理等为重点任务,形成“户户有景、组组有韵”的(de)江南乡村新图景(tújǐng)。

可降解地膜破解农业污染(wūrǎn)

在巢湖流域(liúyù)一级保护区内的槐林镇光明槐祥水稻绿色种植(zhòngzhí)基地,工作人员正驾驶插秧机,驶过之处,覆膜与插秧同时完成。

“这种地膜是全生物可降解(jiàngjiě)农用地(nóngyòngdì)膜,最主要的作用(zuòyòng)就是保水、防草。” 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为银介绍,由于地膜是黑色的,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避免了打除草剂造成的污染。同时,还(hái)可以节水、节肥30%左右。“地膜降解后,形成二氧化碳(èryǎnghuàtàn)、水,以及一部分有机质,进而改良土壤,保护环境。”

记者了解到,为打造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绿色(lǜsè)生产示范区,当地全面实施“五改(gǎi)(wǔgǎi)”技术路线,包括改种植模式、改生产方式、改病虫害防治等。

“比如(bǐrú)在种植模式方面(fāngmiàn),以前这里是一稻一麦,或是一稻一油,现在我们全面推行一稻一绿肥的(de)轮作种植模式。”宫为(gōngwèi)银解释,绿肥指的是豆科植物紫云英,它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生产方式方面,就是将传统的直接播种模式,改为育苗机插秧的方式,增强秧苗竞争优势。“为了防控病虫害,我们改化学农药为杀虫灯、性(xìng)诱捕器和生物药剂进行(jìnxíng)防治。”

据介绍,当地采取将散户(sànhù)和大户的耕地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tōngguò)挂网招租等方式包(bāo)给龙头企业,再由龙头企业自建生产基地的方式,开展(kāizhǎn)集中化生产。包括光明槐祥在内,一级保护区内的大户及企业流转土地达到3.9万亩。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yáoyīmíng) 摄影报道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