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浙江省青田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浙江省青田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5月26日傍晚,落日余晖(luòrìyúhuī)洒满达茂草原,边境线高低起伏的山丘被勾勒出一道(yīdào)金边,绵延远方。一支由苏木(sūmù)(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边防战士、边境派出所民警和民兵、护边员组成的联合巡逻队(xúnluóduì)正沿着边境线巡查。
这是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每月开展的“党政军警民”联合(liánhé)巡边踏查活动,也是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qiángbiān)固防的缩影。
作为祖国的(de)“北大(běidà)门”、首都的“护城河”,内蒙古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wǔdà)任务之一,更是内蒙古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zhòngdàzérèn)和光荣使命。
重任在肩,使命催征。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共同体(gòngtóngtǐ)意识工作主线,以更加(gèngjiā)务实高效的举措(jǔcuò)持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马背警队民警开展(kāizhǎn)边境巡逻踏查(tàchá)。格日勒朝克图摄
胸怀大局(xiōnghuáidàjú),厚植安全根基
4月14日晚,一场(yīchǎng)以“全民(quánmín)国家(guójiā)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湖上空精彩上演。6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夜空为画布,以灯光为画笔(huàbǐ),“绘”出树牢和(hé)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安全等图案……
国家安全是(shì)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gēnběnlìyì)所在。
内蒙古始终把维护国家(guójiā)安全(ānquán)(ānquán)作为头等大事,坚定不移贯彻总体(zǒngtǐ)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tuījìn)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推动各级学校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推动各地建设国家安全主题(zhǔtí)公园18处、教育培训基地32个。一体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xiāngcūn)、进军营、进网络,各地围绕主题、突出特色,打造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特色品牌,大安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条主线贯穿(guànchuān)到底,团结奋进再谱新篇。内蒙古(nèiménggǔ)制定实施《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共同体(gòngtóngtǐ)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推动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职责写入各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事业单位“三定”规定和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iànshè)研究工程,设立(shèl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建设自治区级理论研究基地19个、教育实践基地26个。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中小学三科(sānkē)统编教材实现全覆盖……全区上下(shàngxià)紧扣(jǐnkòu)一条主线,凝心聚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让模范自治区这面旗帜绽放更大荣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内蒙古把基本民生保障作为“兜底线”的(de)关键一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治区党委将就业促进(cùjìn)行动列入“六个行动”统筹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全力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héliàng)的合理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城镇新增(xīnzēng)就业5.03万人(wànrén)。
民生保障增温暖心。2024年,内蒙古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残疾人补贴等5项标准,基本民生保障标准全部达到或超过(chāoguò)全国平均水平(píngjūnshuǐpíng);新筹建(chóujiàn)保障性租赁住房1.69万套,改造农村牧区危房3460户、城镇老旧小区1185个(g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在祖国北疆绘就(jiù)一幅民生幸福新画卷。
包头市(bāotóushì)公安局(gōngānjú)东河分局南圪洞派出所辅警深入辖区开展反诈宣传。马嘉兴摄
基层(jīcéng)善治,守护“万家灯火”
5月9日晚(rìwǎn),警灯闪烁,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民辅警整装待发。
“行动!”随着一声令下(yīshēnglìngxià),民辅警们迅速行动。出动警力350人次(réncì),发动群防群治力量(lìliàng)116人次,出动警车150台次,巡查重点部位112个,对各类警情进行了有效处置……
这是通辽市公安机关开展“净域行动”中的(de)一幕。
亮剑攻坚,为的(de)是“万家灯火”。内蒙古始终严厉打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wéifǎfànzuì),全方位提升维护社会安定(shèhuìāndìng)、守护人民安宁的能力和水平。
从社会治安,到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过去(guòqù)一年,内蒙古交出了(le)一份厚实的“成绩单”:多轮次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稳控”专项行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7万余起;刑事立案同比(tóngbǐ)下降12%;全区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ānzhuāng)注册率达73%,电诈案件数(shù)和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7%和18%;排查道路隐患点段5万多处;人民群众安全感(ānquángǎn)满意度(mǎnyìdù)达98.3%。
现如今,许多草原上的牧民早晨(zǎochén)把羊赶到草场上就回家了,临近傍晚才“圈(quān)”回来。用他们的话说,“不用跟着也很放心,羊丢不了。”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内蒙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tíshēng)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效能(xiàonéng)。
“村里(cūnlǐ)给咱调解了好几回,镇上又派人来了好几次,给咱出主意,想(xiǎng)办法,全是为了让我们两家重归于好(zhòngguīyúhǎo)。”日前,家住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的李大叔因琐事与人产生了矛盾纠纷,在专职网格员的多次耐心劝导下(xià),两家很快签订了调解协议。
走进千家门、化解千家事。杭锦旗(hángjǐnqí)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jīcéng)治理为抓手,不断健全专兼职相结合的网格员队伍体系,积极破解基层网格工作中人少、点多、面广(miànguǎng)、事杂等难题,形成(xíngchéng)“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的工作格局。
以基层善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nǔlì)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内蒙古(nèiménggǔ)从未停下探索创新的脚步。
我区全(quán)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群众(qúnzhòng)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党员干部扎根网格,常态化走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推进信访(xìnfǎng)工作法治化,构建形成了五(wǔ)级双向贯通的信访代办体系;一大批(yīdàpī)“热心人”“五老乡贤”等活跃在乡村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调解服务;公安机关(gōngānjīguān)结合接处警(jiēchùjǐng)、驻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全干预、勤调处;深化“代表、委员+法院”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2024年,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8万件、成功率达99%。全区信访代办各类(gèlèi)事项(shìxiàng)办结率达90%以上(yǐshàng),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得到及时就地解决。
一项项有力的(de)举措,一组组有温度的数据(shùjù),映射出平安内蒙古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铿锵足迹。
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运用(yùnyòng)无人机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工作。郝(hǎo)佳丽摄
强边固防,共筑(gòngzhù)边疆之稳
5月19日清晨,在内蒙古最(zuì)西端的阿拉善盟,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biānjìng)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所长那顺希迪穿好警服,早早吃过(guò)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巡边踏查工作。
和那顺希迪一样坚守在(zài)(zài)边境一线的,还有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教导员宝音德力格尔(bǎoyīndélìgéěr)。从警28年来,他常年奔波在乌拉特草原深处,和同事们共同守护着1672平方公里边境牧区的安宁(ānníng)。
在边境线上扎根、融入当地(dāngdì)生活,一位位“流动的哨兵”、一群群(yīqúnqún)“有生命的界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竭诚服务群众(qúnzhòng)、维护民族团结、守护边疆安宁的感人故事。
边关之固,固在勠力同心。内蒙古坚持(jiānchí)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qiángbiān)固防,持续建强(jiànqiáng)“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zhuā)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内蒙古(nèiménggǔ)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促进(cùjìn)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法为盾守护边疆(biānjiāng)安宁;统筹推进“人防+技防(jìfáng)”,全面推行“草原110”“红色堡垒户”“蒙古包哨所”等有效做法,合理调整布局抵边警务室、边境检查站,组织(zǔzhī)护边员参加辖区巡查和协同执勤,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立体化边防管控(guǎnkòng)试点建设,管边控边效能稳步提升。内蒙古1个边境旗、2个边境镇获评全国首批平安边境模范县市(shì)和模范乡镇。
边境(biānjìng)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为营造抵边生活“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内蒙古深入开展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2024年,建成水源(shuǐyuán)井590眼,铺设管网114公里,给12634户农牧户安装了风光互补设备,贯通各等级公路492公里,边防哨所实现(shíxiàn)移动信号(xìnhào)100%覆盖,G331国道4G信号覆盖率由(yóu)47%提升至(zhì)82%。
当前,内蒙古正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边境(biānjìng)中心镇建设试点,聚焦用水用电、清洁(qīngjié)能源利用、村容村貌改善等领域,加快(jiākuài)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
征程万里风(wànlǐfēng)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内蒙古将以更澎湃(pēngpài)的(de)激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为的举措,在奋斗奔跑中彰显担当,书写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精彩的答卷。(王皓)
协同深化(shēnhuà)边境综合治理
共筑北疆(běijiāng)安全稳定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内蒙古工作,着眼(zhuóyǎn)全国发展和(hé)安全大局,赋予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重要战略定位(dìngwèi)。在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中,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具有(jùyǒu)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内蒙古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践行总体(zǒngtǐ)国家(guójiā)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自治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jīngshén),闯新路进中游奠定坚实基础。
维护(wéihù)国家安全更加主动。建立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持续强化网络安全综合治理(zōnghézhìl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加扎实有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进百村(嘎查)行动(xíngdòng),开展“乌兰牧骑千里(qiānlǐ)边关行”巡演、普法宣传等特色活动,推动(tuīdòng)国家安全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民族团结大局不断巩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促进(cùjìn)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活动项目,2024年,3个盟市、7个旗县、4家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shìfàn)区示范单位,14个集体和17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坚定不移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jiàocái),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全面推进(tuījìn)民族团结进步事业(jìnbùshìyè)。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命案现案破案率(pòànlǜ)、积案库存下降率保持(bǎochí)全国前列,电诈案件立案、损失(sǔnshī)实现“双下降”。全面加强综治中心(zhōngxīn)规范化建设(jiànshè),实现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全覆盖。大力推行信访代办制,代办事项办结率达90%以上。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zhìběn)攻坚三年行动,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3%、25.4%。
管边控边效能稳步提升。推进“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累计完成投资(tóuzī)172亿元(yìyuán),边防(biānfáng)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率、完工率、经费(jīngfèi)绩效使用率、边防官兵满意度均达到100%。统筹推进“人防+技防”,全面推行“草原110”“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立体化边防管控试点建设,1个(gè)边境(biānjìng)旗、2个边境镇获评全国首批平安边境模范县市和模范乡镇。
(作者系(xì)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
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xuānchuánjiàoyù)“七进”工作,2024年累计(lěijì)开展活动9000余场次。
2024年,实施“温暖工程”项目(xiàngmù)528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9.61万户,城市四类管网更新改造超额完成年度目标(mùbiāo)任务。
2024年,我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mǎnyìdù)达(dá)98.3%。2024年,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zǔzhī)共调解矛盾纠纷18万件、成功率达99%。
构建形成了五级双向贯通(guàntōng)的信访代办体系,2024年我区信访代办各类(gèlèi)事项办结率达90%以上。
我区扎实推进“水电(shuǐdiàn)路讯”基础设施(jīchǔshèshī)一体化建设,2024年为60多个边防哨所和3万多边民解决了水电难题。
2024年,全区公安机关(gōngānjīguān)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7万余(wànyú)起。2025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3万人。
全区(quánqū)法院系统示范文本应用率从2025年(nián)年初的7.8%跃升至4月份的63%,累计应用3.96万件(wànjiàn),群众诉讼服务体验感显著提升。
“扫一扫这个二维码,不仅(bùjǐn)能查到负责这一片民警的联系方式,还能了解户籍办理等便民服务内容(nèiróng),真的太方便了。”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菜园街道兴旺社区,居民李女士打开手机向(xiàng)记者展示(zhǎnshì)数字门牌带来的便利,言语间满是兴奋。
近日,记者来到(láidào)兴旺社区,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平房,纵横交错(zònghéngjiāocuò)的街巷如同蛛网般延伸(yánshēn)。对于不是常住在这里的人们而言,走进去很难找到要去的地方。“这一区域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dà),一旦发生警情,民警无法迅速锁定位置,一度给辖区治安带来很大的挑战(tiǎozhàn)。”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西菜园派出所所长孙杰说。
如今,这一情况(qíngkuàng)随着一块块(yīkuàikuài)蓝底白字的数字门牌“上墙”,得到了有效改善。针对辖区老旧平房区治理难题,2024年5月,西菜园派出所创新推出“数字化门牌一码到家”工程,将2.6万户(wànhù)居民信息纳入智慧社区系统,实现“人房关联、数据互通、服务直达”。居民扫码进入数字化门牌应用系统后,在(zài)智慧公安(gōngān)模块中不仅可以(kěyǐ)找到西菜园派出所所辖9个社区、7个村委会的社区民警照片和联系电话,还能查询治安业务(yèwù)、社区管理、户籍业务等信息。
前不久,平房区一租户王某(mǒu)与房东刘某因为(yīnwèi)房租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刘某将王某的物品扔出屋外。王某扫描数字门牌上的二维码后,向辖区民警求助。民警根据王某提供的数字门牌号码,准确定位(dìngwèi)并及时赶到现场,依据(yījù)房屋租赁相关法规条款(tiáokuǎn),对双方进行了耐心劝解,最终二人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自从安装了数字门牌,我们(wǒmen)和(hé)辖区居民间的(de)联系越来越紧密,出警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西菜园派出所民警岳昀说。不仅如此,民警在巡逻防控中,还可利用数字门牌管理辖区内流动人口、业主等信息,为民警精准(jīngzhǔn)化开展便民服务(biànmínfúwù)和精细化管理平房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块块小小的数字门牌(ménpái),成为民警联系群众的“智慧(zhìhuì)桥梁”。截至今年5月,西菜园派出所在4个社区和4个村的平房区(píngfángqū)共安装5436张数字门牌。自安装数字门牌以来,民警入户排查化解纠纷300余起,消除风险隐患78处,辖区治安警情(qíng)同比下降67.4%。
“整合了(le)地址编码、便民服务(biànmínfúwù)、安防预警的(de)数字门牌,实现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孙杰表示(biǎoshì),每一块门牌都是一张警民联系卡,西菜园派出所将进一步完善数字门牌的功能,让群众生活更安心。(薛晓芳)

5月26日傍晚,落日余晖(luòrìyúhuī)洒满达茂草原,边境线高低起伏的山丘被勾勒出一道(yīdào)金边,绵延远方。一支由苏木(sūmù)(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边防战士、边境派出所民警和民兵、护边员组成的联合巡逻队(xúnluóduì)正沿着边境线巡查。
这是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每月开展的“党政军警民”联合(liánhé)巡边踏查活动,也是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qiángbiān)固防的缩影。
作为祖国的(de)“北大(běidà)门”、首都的“护城河”,内蒙古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wǔdà)任务之一,更是内蒙古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zhòngdàzérèn)和光荣使命。
重任在肩,使命催征。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共同体(gòngtóngtǐ)意识工作主线,以更加(gèngjiā)务实高效的举措(jǔcuò)持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马背警队民警开展(kāizhǎn)边境巡逻踏查(tàchá)。格日勒朝克图摄
胸怀大局(xiōnghuáidàjú),厚植安全根基
4月14日晚,一场(yīchǎng)以“全民(quánmín)国家(guójiā)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湖上空精彩上演。6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夜空为画布,以灯光为画笔(huàbǐ),“绘”出树牢和(hé)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安全等图案……
国家安全是(shì)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gēnběnlìyì)所在。
内蒙古始终把维护国家(guójiā)安全(ānquán)(ānquán)作为头等大事,坚定不移贯彻总体(zǒngtǐ)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tuījìn)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推动各级学校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推动各地建设国家安全主题(zhǔtí)公园18处、教育培训基地32个。一体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xiāngcūn)、进军营、进网络,各地围绕主题、突出特色,打造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特色品牌,大安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条主线贯穿(guànchuān)到底,团结奋进再谱新篇。内蒙古(nèiménggǔ)制定实施《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zhōnghuámínzú)共同体(gòngtóngtǐ)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推动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职责写入各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事业单位“三定”规定和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iànshè)研究工程,设立(shèl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建设自治区级理论研究基地19个、教育实践基地26个。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中小学三科(sānkē)统编教材实现全覆盖……全区上下(shàngxià)紧扣(jǐnkòu)一条主线,凝心聚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让模范自治区这面旗帜绽放更大荣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内蒙古把基本民生保障作为“兜底线”的(de)关键一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治区党委将就业促进(cùjìn)行动列入“六个行动”统筹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全力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héliàng)的合理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城镇新增(xīnzēng)就业5.03万人(wànrén)。
民生保障增温暖心。2024年,内蒙古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残疾人补贴等5项标准,基本民生保障标准全部达到或超过(chāoguò)全国平均水平(píngjūnshuǐpíng);新筹建(chóujiàn)保障性租赁住房1.69万套,改造农村牧区危房3460户、城镇老旧小区1185个(g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在祖国北疆绘就(jiù)一幅民生幸福新画卷。

包头市(bāotóushì)公安局(gōngānjú)东河分局南圪洞派出所辅警深入辖区开展反诈宣传。马嘉兴摄
基层(jīcéng)善治,守护“万家灯火”
5月9日晚(rìwǎn),警灯闪烁,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民辅警整装待发。
“行动!”随着一声令下(yīshēnglìngxià),民辅警们迅速行动。出动警力350人次(réncì),发动群防群治力量(lìliàng)116人次,出动警车150台次,巡查重点部位112个,对各类警情进行了有效处置……
这是通辽市公安机关开展“净域行动”中的(de)一幕。
亮剑攻坚,为的(de)是“万家灯火”。内蒙古始终严厉打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wéifǎfànzuì),全方位提升维护社会安定(shèhuìāndìng)、守护人民安宁的能力和水平。
从社会治安,到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过去(guòqù)一年,内蒙古交出了(le)一份厚实的“成绩单”:多轮次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稳控”专项行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7万余起;刑事立案同比(tóngbǐ)下降12%;全区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ānzhuāng)注册率达73%,电诈案件数(shù)和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7%和18%;排查道路隐患点段5万多处;人民群众安全感(ānquángǎn)满意度(mǎnyìdù)达98.3%。
现如今,许多草原上的牧民早晨(zǎochén)把羊赶到草场上就回家了,临近傍晚才“圈(quān)”回来。用他们的话说,“不用跟着也很放心,羊丢不了。”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内蒙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tíshēng)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效能(xiàonéng)。
“村里(cūnlǐ)给咱调解了好几回,镇上又派人来了好几次,给咱出主意,想(xiǎng)办法,全是为了让我们两家重归于好(zhòngguīyúhǎo)。”日前,家住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的李大叔因琐事与人产生了矛盾纠纷,在专职网格员的多次耐心劝导下(xià),两家很快签订了调解协议。
走进千家门、化解千家事。杭锦旗(hángjǐnqí)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jīcéng)治理为抓手,不断健全专兼职相结合的网格员队伍体系,积极破解基层网格工作中人少、点多、面广(miànguǎng)、事杂等难题,形成(xíngchéng)“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的工作格局。
以基层善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nǔlì)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内蒙古(nèiménggǔ)从未停下探索创新的脚步。
我区全(quán)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群众(qúnzhòng)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党员干部扎根网格,常态化走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推进信访(xìnfǎng)工作法治化,构建形成了五(wǔ)级双向贯通的信访代办体系;一大批(yīdàpī)“热心人”“五老乡贤”等活跃在乡村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调解服务;公安机关(gōngānjīguān)结合接处警(jiēchùjǐng)、驻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全干预、勤调处;深化“代表、委员+法院”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2024年,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8万件、成功率达99%。全区信访代办各类(gèlèi)事项(shìxiàng)办结率达90%以上(yǐshàng),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得到及时就地解决。
一项项有力的(de)举措,一组组有温度的数据(shùjù),映射出平安内蒙古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铿锵足迹。

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运用(yùnyòng)无人机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工作。郝(hǎo)佳丽摄
强边固防,共筑(gòngzhù)边疆之稳
5月19日清晨,在内蒙古最(zuì)西端的阿拉善盟,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biānjìng)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所长那顺希迪穿好警服,早早吃过(guò)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巡边踏查工作。
和那顺希迪一样坚守在(zài)(zài)边境一线的,还有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教导员宝音德力格尔(bǎoyīndélìgéěr)。从警28年来,他常年奔波在乌拉特草原深处,和同事们共同守护着1672平方公里边境牧区的安宁(ānníng)。
在边境线上扎根、融入当地(dāngdì)生活,一位位“流动的哨兵”、一群群(yīqúnqún)“有生命的界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竭诚服务群众(qúnzhòng)、维护民族团结、守护边疆安宁的感人故事。
边关之固,固在勠力同心。内蒙古坚持(jiānchí)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qiángbiān)固防,持续建强(jiànqiáng)“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zhuā)治理、民众为基础”的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内蒙古(nèiménggǔ)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促进(cùjìn)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法为盾守护边疆(biānjiāng)安宁;统筹推进“人防+技防(jìfáng)”,全面推行“草原110”“红色堡垒户”“蒙古包哨所”等有效做法,合理调整布局抵边警务室、边境检查站,组织(zǔzhī)护边员参加辖区巡查和协同执勤,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立体化边防管控(guǎnkòng)试点建设,管边控边效能稳步提升。内蒙古1个边境旗、2个边境镇获评全国首批平安边境模范县市(shì)和模范乡镇。
边境(biānjìng)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为营造抵边生活“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内蒙古深入开展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2024年,建成水源(shuǐyuán)井590眼,铺设管网114公里,给12634户农牧户安装了风光互补设备,贯通各等级公路492公里,边防哨所实现(shíxiàn)移动信号(xìnhào)100%覆盖,G331国道4G信号覆盖率由(yóu)47%提升至(zhì)82%。
当前,内蒙古正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边境(biānjìng)中心镇建设试点,聚焦用水用电、清洁(qīngjié)能源利用、村容村貌改善等领域,加快(jiākuài)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
征程万里风(wànlǐfēng)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内蒙古将以更澎湃(pēngpài)的(de)激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为的举措,在奋斗奔跑中彰显担当,书写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精彩的答卷。(王皓)
协同深化(shēnhuà)边境综合治理
共筑北疆(běijiāng)安全稳定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内蒙古工作,着眼(zhuóyǎn)全国发展和(hé)安全大局,赋予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重要战略定位(dìngwèi)。在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中,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具有(jùyǒu)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内蒙古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践行总体(zǒngtǐ)国家(guójiā)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自治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jīngshén),闯新路进中游奠定坚实基础。
维护(wéihù)国家安全更加主动。建立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持续强化网络安全综合治理(zōnghézhìl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加扎实有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进百村(嘎查)行动(xíngdòng),开展“乌兰牧骑千里(qiānlǐ)边关行”巡演、普法宣传等特色活动,推动(tuīdòng)国家安全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民族团结大局不断巩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促进(cùjìn)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活动项目,2024年,3个盟市、7个旗县、4家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shìfàn)区示范单位,14个集体和17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坚定不移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jiàocái),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全面推进(tuījìn)民族团结进步事业(jìnbùshìyè)。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命案现案破案率(pòànlǜ)、积案库存下降率保持(bǎochí)全国前列,电诈案件立案、损失(sǔnshī)实现“双下降”。全面加强综治中心(zhōngxīn)规范化建设(jiànshè),实现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全覆盖。大力推行信访代办制,代办事项办结率达90%以上。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zhìběn)攻坚三年行动,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3%、25.4%。
管边控边效能稳步提升。推进“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累计完成投资(tóuzī)172亿元(yìyuán),边防(biānfáng)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率、完工率、经费(jīngfèi)绩效使用率、边防官兵满意度均达到100%。统筹推进“人防+技防”,全面推行“草原110”“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立体化边防管控试点建设,1个(gè)边境(biānjìng)旗、2个边境镇获评全国首批平安边境模范县市和模范乡镇。
(作者系(xì)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
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xuānchuánjiàoyù)“七进”工作,2024年累计(lěijì)开展活动9000余场次。
2024年,实施“温暖工程”项目(xiàngmù)528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9.61万户,城市四类管网更新改造超额完成年度目标(mùbiāo)任务。
2024年,我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mǎnyìdù)达(dá)98.3%。2024年,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zǔzhī)共调解矛盾纠纷18万件、成功率达99%。
构建形成了五级双向贯通(guàntōng)的信访代办体系,2024年我区信访代办各类(gèlèi)事项办结率达90%以上。
我区扎实推进“水电(shuǐdiàn)路讯”基础设施(jīchǔshèshī)一体化建设,2024年为60多个边防哨所和3万多边民解决了水电难题。
2024年,全区公安机关(gōngānjīguān)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7万余(wànyú)起。2025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3万人。
全区(quánqū)法院系统示范文本应用率从2025年(nián)年初的7.8%跃升至4月份的63%,累计应用3.96万件(wànjiàn),群众诉讼服务体验感显著提升。
“扫一扫这个二维码,不仅(bùjǐn)能查到负责这一片民警的联系方式,还能了解户籍办理等便民服务内容(nèiróng),真的太方便了。”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菜园街道兴旺社区,居民李女士打开手机向(xiàng)记者展示(zhǎnshì)数字门牌带来的便利,言语间满是兴奋。
近日,记者来到(láidào)兴旺社区,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平房,纵横交错(zònghéngjiāocuò)的街巷如同蛛网般延伸(yánshēn)。对于不是常住在这里的人们而言,走进去很难找到要去的地方。“这一区域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dà),一旦发生警情,民警无法迅速锁定位置,一度给辖区治安带来很大的挑战(tiǎozhàn)。”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西菜园派出所所长孙杰说。
如今,这一情况(qíngkuàng)随着一块块(yīkuàikuài)蓝底白字的数字门牌“上墙”,得到了有效改善。针对辖区老旧平房区治理难题,2024年5月,西菜园派出所创新推出“数字化门牌一码到家”工程,将2.6万户(wànhù)居民信息纳入智慧社区系统,实现“人房关联、数据互通、服务直达”。居民扫码进入数字化门牌应用系统后,在(zài)智慧公安(gōngān)模块中不仅可以(kěyǐ)找到西菜园派出所所辖9个社区、7个村委会的社区民警照片和联系电话,还能查询治安业务(yèwù)、社区管理、户籍业务等信息。
前不久,平房区一租户王某(mǒu)与房东刘某因为(yīnwèi)房租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刘某将王某的物品扔出屋外。王某扫描数字门牌上的二维码后,向辖区民警求助。民警根据王某提供的数字门牌号码,准确定位(dìngwèi)并及时赶到现场,依据(yījù)房屋租赁相关法规条款(tiáokuǎn),对双方进行了耐心劝解,最终二人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自从安装了数字门牌,我们(wǒmen)和(hé)辖区居民间的(de)联系越来越紧密,出警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西菜园派出所民警岳昀说。不仅如此,民警在巡逻防控中,还可利用数字门牌管理辖区内流动人口、业主等信息,为民警精准(jīngzhǔn)化开展便民服务(biànmínfúwù)和精细化管理平房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块块小小的数字门牌(ménpái),成为民警联系群众的“智慧(zhìhuì)桥梁”。截至今年5月,西菜园派出所在4个社区和4个村的平房区(píngfángqū)共安装5436张数字门牌。自安装数字门牌以来,民警入户排查化解纠纷300余起,消除风险隐患78处,辖区治安警情(qíng)同比下降67.4%。
“整合了(le)地址编码、便民服务(biànmínfúwù)、安防预警的(de)数字门牌,实现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孙杰表示(biǎoshì),每一块门牌都是一张警民联系卡,西菜园派出所将进一步完善数字门牌的功能,让群众生活更安心。(薛晓芳)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