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丨“三资”家底清晰了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丨“三资”家底清晰了
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丨“三资”家底清晰了
河南省武陟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走访、专项检查等方式,深入排查有关问题线索。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zài)北(běi)郭乡了解有关情况。田刘颖 摄(shè)
河南省焦作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不规范问题,推动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功能齐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图为近日,该市(gāishì)纪检监察干部在(zài)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情况(qíngkuàng)。贾蓝 摄
门面租金收益、低保福利发放、相关财务支出……近日,一笔笔开支明细整齐醒目地张贴在河南省(hénánshěng)沁阳市太行怀庆街道亢庄社区大门外(ménwài)的公开栏(gōngkāilán)里,几名群众正在驻足观看。
“现在社区每一笔账、每一项收支都一五一十说清楚了,我们看(kàn)懂了也放心多了。”看到前来(qiánlái)回访(huífǎng)的纪检监察干部,大伙儿高兴地说起社区财务公开的变化。
农村集体(jítǐ)“三资(sānz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wùzhìjīchǔ),事关(shìguān)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xíjìnpíng)总书记强调,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quánnéng)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治理作出部署。
焦作市(jiāozuòshì)纪委监委紧盯农村(cūn)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查、改、治”贯通发力,查案件斩黑手(hēishǒu)、抓整治祛顽疾、建机制强治理,着力实现从个案查办、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全域(quányù)治理提升拓展,助力守好村集体家底,铁纪护航乡村振兴。
紧盯反映强烈问题重拳出击,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de)“黑手”
近日,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李封三村(cūn)的集体经济账户(zhànghù)上收到了失而复得的村集体资金(zījīn)27.557万元。此前,群众反映李封三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不(bù)透明,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某某存在贪污侵占村集体资金等问题。
中站区(zhōngzhànqū)纪委监委收到问题线索后,随即展开调查,发现许(xǔ)(xǔ)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以虚列开支、截留挪用等方式套取村集体资金(zījīn)。许某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许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责令辞去村委会(cūnwěihuì)主任职务,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其后,中站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kāizhǎn)农村(cūn)干部问题线索大起底,紧盯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shǐyòng)不透明、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共排查出问题线索75件,给予党纪(dǎngjì)政务处分26人,追回村集体资金72.7万元。
这起典型案件的(de)查处是焦作市纪检监察机关(jīguān)强化办案开路、靶向惩治“蝇贪蚁腐”的一个缩影。
焦作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拓宽渠道深入了解群众反映(qúnzhòngfǎnyìng)强烈的(de)问题,强化日常(rìcháng)监督和案件查办,深挖“案中案”“同类案”,严查一批典型案件,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qúnzhònglìyì)的“黑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为深入了解群众(qúnzhòng)(qúnzhòng)急难愁盼(pàn),我们坚持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该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主要负责同志(fùzétóngzhì)介绍,在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lǐngyù)问题线索大起底的基础上,分析研判近年来信访举报、审计(shěnjì)监督、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发现的问题,滚动筛查问题线索,并面向村(社区)建立受理问题线索“直通车”制度,直面群众、直接办理。
坚持重拳出击,焦作市纪委监委实行班子成员包案(bāoàn)、提级办理、“室(shì)组地(zǔdì)”联合办案等机制,强化案件查办(chábàn),集中攻坚。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三资”领域风腐问题(wèntí)1630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9人。在此基础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针对多发性、系统性、同质性问题,合力开展(kāizhǎn)重点领域治理,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着力实现由个案查办到重点惩治、由解决(jiějué)个性问题到解决同类问题。
前不久,温县纪委监委查处了北冷乡原党委委员王某某利用职务便利(biànlì),伙同他人骗取征地补偿款(bǔchángkuǎn)有关问题。
该县纪委监委以王(yǐwáng)某某案为切入点,在分析案件特点和规律、以案(yǐàn)促改的同时,开展沿黄高速征地拆迁领域治理,举一反三查找问题,对沿黄高速征地拆迁涉及的8个乡镇进行排查,与(yǔ)68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监督谈话(tánhuà),以案说(shuō)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先后有(yǒu)11名村干部主动投案说明问题,累计查处同类问题线索23件。
“针对小微工程、征地拆迁(chāiqiān)补偿款等问题多发易发风险点,我们分析总结办案(bànàn)规律及特点,提升案件查办质效,形成了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焦作市(jiāozuòshì)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上下贯通、合力攻坚,集中纠治顽(wán)瘴痼疾
经营一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的(de)杜志尚,是孟州市(mèngzhōushì)大定街道段东村村民,在村里承包了9亩地。前段时间,他按照每亩每年1250元的标准,和村里重新签订了承包合同(chéngbāohétóng)。
“我们通过(tōngguò)‘三资’清理,将低价土地合同(hétóng)全部废除,重新签订(qiāndìng),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12450元。”段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宁说道。
从查处(cháchǔ)的农村集体“三资(sānzī)”领域典型案例来看,底数不清、数字(shùzì)不准、责任不明、合同不规范等共性问题,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风险隐患。
为此,焦作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部门(bùmén)以清理欠款、清理资产、清理合同(hétóng),整治财务管理不规范、整治项目管理不规范、整治债务管控不严格为主要(zhǔyào)内容,成立工作组,下沉(xiàchén)11个县(市、区)实地指导。各县(市、区)同步(tóngb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村(社区)全覆盖过筛。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分类施策明确监督重点,清单化监督推进整治。针对长期借款、恶意欠款等问题(wèntí)(wèntí),下发工作提醒(tíxǐng)函,跟进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欠款清理(qīnglǐ)集中行动;针对资产处置不公开、侵占不归还等问题,督促登记造册纳入台账管理,并协调农业农村、财政(cáizhèng)、审计(shěnjì)等部门强化督导,对无理由使用相关集体资产的问题限期整改;围绕超期合同(hétóng)、低价(dījià)合同,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协调农业农村、司法等部门成立工作组,驻县驻村开展问题合同整治工作,持续整改超期合同、低价合同等。
走进温县番田镇白沟作村(cūn),村道干净整洁,民居(mínjū)排列有序。“从过去‘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村集体的闲置厂房也(yě)产生了效益,村里新修了好几条路,还改造了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大伙儿十分满意。”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zhǔrèn)郭光辉说。
焦作市纪检监察(jìjiǎnjiānchá)机关因地制宜强化靶向(bǎxiàng)监督,着力解决具体问题。经过系统整治,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实现了“心中有数”,累计清查合同37472份、集体资产(zīchǎn)30725宗。
立足破解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落实不力、合同(hétóng)签订不规范等(děng)问题,博爱县纪委(jìwěi)监委(jiānwěi)建立督导问责机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实地入户走访,深入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查看各村账目、合同、固定资产登记等,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挖细查,建立问题台账,全过程跟踪(gēnzōng)问效。
确保集体资金(zījīn)使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沁阳市纪委监委(jiānwěi)选取资金量大的42个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通过问题线索(xiànsuǒ)提级办理(bànlǐ)、抽查资金支出手续、召开提级监督工作会等方式,对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跟进监督。
孟州市纪委(jìwěi)监委以“互联网+农村‘三资(sānzī)’”的(de)方式,打造“阳光村务”,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公开监督平台,把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等信息在线上平台进行公示(gōngshì),每季度一更新一录入,接受群众监督。
数字(shùzì)赋能监督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今年年初,焦作市高新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杨树转让项目在该市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píngtái)顺利实现线上成交。项目起拍价为60万元,经过(jīngguò)多轮竞价,最终以78.6万元的(de)价格成交,溢价率31%。
“现在项目(xiàngmù)信息、竞价动态‘一屏尽览’,交易全程廉洁(liánjié)、公开、透明。”苏家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毋章领说。
“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de)基层治理(zhìlǐ)平台”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通过(tōngguò)推进基层治理“智慧化”可以有效破解基层难题(nántí)、提升治理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焦作市(jiāozuòshì)纪委监委与市农业农村部门集体会商,依托信息化技术、科技化手段、大数据管理,打造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xīn)模式,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科技化。
“通过持续清理整治,我们发现70%的问题(wèntí)是农村(nóngcūn)产权交易不规范引起的。”焦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推进农村产权阳光(yángguāng)交易,建立了(le)市县两级“1+6”农村产权交易中心(zhōngxīn),即1个市级交易中心、6个县级交易中心,乡镇设立服务站,村建交易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交易平台,目前已(yǐ)成功交易1147宗,交易额2.11亿元。
为确保平台发挥作用、真正实现(shíxiàn)阳光交易,按照“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原则,该市纪委监委(jiānwěi)从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等关键环节入手,深化运用片区协作、“组组”协同、“室组”联动等方式,开展清单(qīngdān)式、下沉式监督,压紧(yājǐn)压实职能部门责任(zérèn),实现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处置行为全部进入交易中心公开交易,交易过程实行程序公开、结果(jiéguǒ)公开,有效规避小微权力运行风险。
“我们现在只要用手机扫描村集体收款二维码,就能交(jiāo)水电费(shuǐdiànfèi)、卫生费,钱直接(zhíjiē)交到了公家账户,既方便又放心。”提及“码上缴”平台,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李贵作村的王大妈连连称赞。
此前(cǐqián),李贵作村(zuòcūn)一起通过收款收据不上交、集体资金不入账方式(fāngshì)挪用(nuóyòng)集体资金的(de)违纪违法案件,造成村集体重大损失。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水费、卫生费、租赁费(zūlìnfèi)等费用(fèiyòng)由个人代收、截留等问题,焦作市纪委监委推动搭建集体资金“码上缴”平台,在全市推行“一码统缴”模式(móshì),群众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相关费用后,资金直接缴入二维码绑定的对公账户,通过“码上收、线上付”,实现资金进出即时监控,有效预防村(社区)干部坐收坐支、公款私存、挤占挪用集体资金等行为。
在严惩农村(nóngcūn)集体“三资”领域风腐问题的同时,焦作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常治长效贯通(guàntōng)起来,通过(tōngguò)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下发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管权、管人、管事的常态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142项(xiàng)制度机制,构筑(gòuzhù)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jiānguǎn)格局。
“我们将坚持‘查、改、治’贯通发力,紧盯责任落实、制度执行、纪律作风(jìlǜzuòfēng)等重点,一体(yītǐ)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织密‘三资(sānzī)’防护网,守好集体‘钱袋子’,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焦作市纪委(jìwěi)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陈义 王璐)


河南省武陟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走访、专项检查等方式,深入排查有关问题线索。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zài)北(běi)郭乡了解有关情况。田刘颖 摄(shè)

河南省焦作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不规范问题,推动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功能齐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图为近日,该市(gāishì)纪检监察干部在(zài)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情况(qíngkuàng)。贾蓝 摄
门面租金收益、低保福利发放、相关财务支出……近日,一笔笔开支明细整齐醒目地张贴在河南省(hénánshěng)沁阳市太行怀庆街道亢庄社区大门外(ménwài)的公开栏(gōngkāilán)里,几名群众正在驻足观看。
“现在社区每一笔账、每一项收支都一五一十说清楚了,我们看(kàn)懂了也放心多了。”看到前来(qiánlái)回访(huífǎng)的纪检监察干部,大伙儿高兴地说起社区财务公开的变化。
农村集体(jítǐ)“三资(sānz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wùzhìjīchǔ),事关(shìguān)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xíjìnpíng)总书记强调,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quánnéng)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治理作出部署。
焦作市(jiāozuòshì)纪委监委紧盯农村(cūn)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查、改、治”贯通发力,查案件斩黑手(hēishǒu)、抓整治祛顽疾、建机制强治理,着力实现从个案查办、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全域(quányù)治理提升拓展,助力守好村集体家底,铁纪护航乡村振兴。
紧盯反映强烈问题重拳出击,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de)“黑手”
近日,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李封三村(cūn)的集体经济账户(zhànghù)上收到了失而复得的村集体资金(zījīn)27.557万元。此前,群众反映李封三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不(bù)透明,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某某存在贪污侵占村集体资金等问题。
中站区(zhōngzhànqū)纪委监委收到问题线索后,随即展开调查,发现许(xǔ)(xǔ)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以虚列开支、截留挪用等方式套取村集体资金(zījīn)。许某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许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责令辞去村委会(cūnwěihuì)主任职务,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其后,中站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kāizhǎn)农村(cūn)干部问题线索大起底,紧盯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shǐyòng)不透明、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共排查出问题线索75件,给予党纪(dǎngjì)政务处分26人,追回村集体资金72.7万元。
这起典型案件的(de)查处是焦作市纪检监察机关(jīguān)强化办案开路、靶向惩治“蝇贪蚁腐”的一个缩影。
焦作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拓宽渠道深入了解群众反映(qúnzhòngfǎnyìng)强烈的(de)问题,强化日常(rìcháng)监督和案件查办,深挖“案中案”“同类案”,严查一批典型案件,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qúnzhònglìyì)的“黑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为深入了解群众(qúnzhòng)(qúnzhòng)急难愁盼(pàn),我们坚持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该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主要负责同志(fùzétóngzhì)介绍,在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lǐngyù)问题线索大起底的基础上,分析研判近年来信访举报、审计(shěnjì)监督、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发现的问题,滚动筛查问题线索,并面向村(社区)建立受理问题线索“直通车”制度,直面群众、直接办理。
坚持重拳出击,焦作市纪委监委实行班子成员包案(bāoàn)、提级办理、“室(shì)组地(zǔdì)”联合办案等机制,强化案件查办(chábàn),集中攻坚。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三资”领域风腐问题(wèntí)1630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9人。在此基础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针对多发性、系统性、同质性问题,合力开展(kāizhǎn)重点领域治理,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着力实现由个案查办到重点惩治、由解决(jiějué)个性问题到解决同类问题。
前不久,温县纪委监委查处了北冷乡原党委委员王某某利用职务便利(biànlì),伙同他人骗取征地补偿款(bǔchángkuǎn)有关问题。
该县纪委监委以王(yǐwáng)某某案为切入点,在分析案件特点和规律、以案(yǐàn)促改的同时,开展沿黄高速征地拆迁领域治理,举一反三查找问题,对沿黄高速征地拆迁涉及的8个乡镇进行排查,与(yǔ)68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监督谈话(tánhuà),以案说(shuō)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先后有(yǒu)11名村干部主动投案说明问题,累计查处同类问题线索23件。
“针对小微工程、征地拆迁(chāiqiān)补偿款等问题多发易发风险点,我们分析总结办案(bànàn)规律及特点,提升案件查办质效,形成了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焦作市(jiāozuòshì)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上下贯通、合力攻坚,集中纠治顽(wán)瘴痼疾
经营一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的(de)杜志尚,是孟州市(mèngzhōushì)大定街道段东村村民,在村里承包了9亩地。前段时间,他按照每亩每年1250元的标准,和村里重新签订了承包合同(chéngbāohétóng)。
“我们通过(tōngguò)‘三资’清理,将低价土地合同(hétóng)全部废除,重新签订(qiāndìng),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12450元。”段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宁说道。
从查处(cháchǔ)的农村集体“三资(sānzī)”领域典型案例来看,底数不清、数字(shùzì)不准、责任不明、合同不规范等共性问题,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风险隐患。
为此,焦作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部门(bùmén)以清理欠款、清理资产、清理合同(hétóng),整治财务管理不规范、整治项目管理不规范、整治债务管控不严格为主要(zhǔyào)内容,成立工作组,下沉(xiàchén)11个县(市、区)实地指导。各县(市、区)同步(tóngb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村(社区)全覆盖过筛。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分类施策明确监督重点,清单化监督推进整治。针对长期借款、恶意欠款等问题(wèntí)(wèntí),下发工作提醒(tíxǐng)函,跟进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欠款清理(qīnglǐ)集中行动;针对资产处置不公开、侵占不归还等问题,督促登记造册纳入台账管理,并协调农业农村、财政(cáizhèng)、审计(shěnjì)等部门强化督导,对无理由使用相关集体资产的问题限期整改;围绕超期合同(hétóng)、低价(dījià)合同,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协调农业农村、司法等部门成立工作组,驻县驻村开展问题合同整治工作,持续整改超期合同、低价合同等。
走进温县番田镇白沟作村(cūn),村道干净整洁,民居(mínjū)排列有序。“从过去‘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村集体的闲置厂房也(yě)产生了效益,村里新修了好几条路,还改造了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大伙儿十分满意。”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zhǔrèn)郭光辉说。
焦作市纪检监察(jìjiǎnjiānchá)机关因地制宜强化靶向(bǎxiàng)监督,着力解决具体问题。经过系统整治,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实现了“心中有数”,累计清查合同37472份、集体资产(zīchǎn)30725宗。
立足破解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落实不力、合同(hétóng)签订不规范等(děng)问题,博爱县纪委(jìwěi)监委(jiānwěi)建立督导问责机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实地入户走访,深入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查看各村账目、合同、固定资产登记等,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挖细查,建立问题台账,全过程跟踪(gēnzōng)问效。
确保集体资金(zījīn)使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沁阳市纪委监委(jiānwěi)选取资金量大的42个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通过问题线索(xiànsuǒ)提级办理(bànlǐ)、抽查资金支出手续、召开提级监督工作会等方式,对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跟进监督。
孟州市纪委(jìwěi)监委以“互联网+农村‘三资(sānzī)’”的(de)方式,打造“阳光村务”,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公开监督平台,把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等信息在线上平台进行公示(gōngshì),每季度一更新一录入,接受群众监督。
数字(shùzì)赋能监督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今年年初,焦作市高新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杨树转让项目在该市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píngtái)顺利实现线上成交。项目起拍价为60万元,经过(jīngguò)多轮竞价,最终以78.6万元的(de)价格成交,溢价率31%。
“现在项目(xiàngmù)信息、竞价动态‘一屏尽览’,交易全程廉洁(liánjié)、公开、透明。”苏家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毋章领说。
“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de)基层治理(zhìlǐ)平台”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通过(tōngguò)推进基层治理“智慧化”可以有效破解基层难题(nántí)、提升治理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焦作市(jiāozuòshì)纪委监委与市农业农村部门集体会商,依托信息化技术、科技化手段、大数据管理,打造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新(xīn)模式,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科技化。
“通过持续清理整治,我们发现70%的问题(wèntí)是农村(nóngcūn)产权交易不规范引起的。”焦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推进农村产权阳光(yángguāng)交易,建立了(le)市县两级“1+6”农村产权交易中心(zhōngxīn),即1个市级交易中心、6个县级交易中心,乡镇设立服务站,村建交易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交易平台,目前已(yǐ)成功交易1147宗,交易额2.11亿元。
为确保平台发挥作用、真正实现(shíxiàn)阳光交易,按照“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原则,该市纪委监委(jiānwěi)从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等关键环节入手,深化运用片区协作、“组组”协同、“室组”联动等方式,开展清单(qīngdān)式、下沉式监督,压紧(yājǐn)压实职能部门责任(zérèn),实现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处置行为全部进入交易中心公开交易,交易过程实行程序公开、结果(jiéguǒ)公开,有效规避小微权力运行风险。
“我们现在只要用手机扫描村集体收款二维码,就能交(jiāo)水电费(shuǐdiànfèi)、卫生费,钱直接(zhíjiē)交到了公家账户,既方便又放心。”提及“码上缴”平台,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李贵作村的王大妈连连称赞。
此前(cǐqián),李贵作村(zuòcūn)一起通过收款收据不上交、集体资金不入账方式(fāngshì)挪用(nuóyòng)集体资金的(de)违纪违法案件,造成村集体重大损失。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水费、卫生费、租赁费(zūlìnfèi)等费用(fèiyòng)由个人代收、截留等问题,焦作市纪委监委推动搭建集体资金“码上缴”平台,在全市推行“一码统缴”模式(móshì),群众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相关费用后,资金直接缴入二维码绑定的对公账户,通过“码上收、线上付”,实现资金进出即时监控,有效预防村(社区)干部坐收坐支、公款私存、挤占挪用集体资金等行为。
在严惩农村(nóngcūn)集体“三资”领域风腐问题的同时,焦作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常治长效贯通(guàntōng)起来,通过(tōngguò)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下发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管权、管人、管事的常态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142项(xiàng)制度机制,构筑(gòuzhù)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jiānguǎn)格局。
“我们将坚持‘查、改、治’贯通发力,紧盯责任落实、制度执行、纪律作风(jìlǜzuòfēng)等重点,一体(yītǐ)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织密‘三资(sānzī)’防护网,守好集体‘钱袋子’,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焦作市纪委(jìwěi)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陈义 王璐)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